这届年轻人,时刻都在“破防”

2022-01-17 17:17:08

阅读 1497

网络交流,甚至日常表达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梗”的存在了?

是否觉得,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对于语言的灵感就像干涸的溪涧一样枯竭匮乏,连搜罗形容词来描述喜爱的事物都变得困难。

是否又发现,无言可对、乏善可陈时,心中所想还不如收藏里的表情包丰富,揣摩表达还不如直接玩梗来得痛快。

现在的年轻人,看到抗战老兵,破防了;迟到扣钱,破防了;戳中笑点,破防了……他们把“破防”挂在嘴边,硬生生将“词”玩成了“梗”。

如今,以“破防”为首的梗已经被广泛使用,让人直呼过犹不及。有人表示,“破防”换言之不就代表“感动”吗?为什么年轻人这么爱用“破防”?

一、“破防”有什么来头?

首先,“破防”还真不代表“感动”。

破防一词的出处源于格斗游戏,在格斗游戏中,为了防止某方玩家持续消极防御,游戏通常都会设置一个“破防值”(guardgauge),在防御状态下,玩家连续遭受攻击会累积破防值。

当破防值到达数值极限之后,玩家再遭受攻击便会“防御崩坏”(guardcrush),游戏人物将出现短时间不可对其进行操作的硬直,也就是俗称的“破防”。这时,对手再继续追击就可以对玩家造成极大的伤害。

经过游戏主播、网民的广泛传播和演变,如今的“破防”并没有脱离原本的含义。

当突发事件或外部刺激超过了心理最大承受能力,突破了人的心理防线,导致人的感性大于理性,情绪失控,异于平常时,我们就可以说:此人“破防”了。而在互联网环境中,更多人会将“破防”应用于自嘲、调侃、玩梗的场景,以此活跃气氛或表达观点。

例如:

  • 视频很感人,深深地触动了自己,我们可以说看得人破防了;
  • 主播输了游戏,在直播间大发脾气,我们可以说主播破防了;
  • 遇到搞笑的事情,忍不住发笑,我们可以说憋不住破防了;
  • 经历了糟糕的一天,回到家发条朋友圈吐槽,我们可以说水逆到破防了;
  • 亲友讲了句十分尴尬的话,让人忍不住脚趾抓地,我们同样可以说尴尬得破防了。

这些统一的说辞能够省略词句,不仅便于年轻人表达,也具有一定的自嘲、自谦效果,常常在网络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二、为什么年轻人天天“破防”?

由此可见,“破防”屡见不鲜。高效运转时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频繁使用“破防”?仅仅是因为“破防”本身足够有趣吗?

1. 越努力,越焦虑

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无限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你我设立了“参照物”。高压社会,一旦有了比较,就很容易焦虑感丛生。因此,年轻人破防,部分原因是为了宣泄不满,表达自己的焦虑状态。

根据《年轻人焦虑报告》显示,96%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焦虑的事情。其中,超一般以上的年轻人每天都在焦虑。当代年轻人的焦虑程度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焦虑不再是形容词,而更像一种生活常态。

2019至2020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也明确,心理健康指数的年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大,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衡量的心理健康指数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抑郁水平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也就是说,18至25岁左右的年轻人心理健康状况最为堪忧。

到底是什么让祖国的花朵“晒蔫了”?

其实在年轻人看来,生活处处是焦虑:还没参加工作的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升学无望、考研无望,如今游戏里都有了防沉迷系统。

而参加工作的成年人,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忧心忡忡,对于工作提不起兴趣。每天下班回家是一天里最轻松的时刻,晚上睡觉之前才能生龙活虎。

同时,互联网的特性使得他们总在与陌生人作比较。越努力,人就越焦虑,越比较,心理防线就越低。因此,“破防”这种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在传递观点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嘲、讽刺宣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缓解其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

在高效运转时代,一句“破防”既能够传达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能够表达自黑、自嘲、渴望认同的心态,那么不奇怪年轻人会频繁地使用。

2. 信息社会,需要“破防”

其次,除了自身承受的社会压力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在助推“破防”的蔓延。

在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量级达到了让人应接不暇的程度。

这种信息传播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会加重年轻群体思维的单一化和思想的同质化。好比当数亿人都习惯了具有概括性的短视频、短文后,人们的思维会产生惰性,注意力持续时间也会被大大缩短。

这时,有多重含义的“破防”就会被年轻人广泛使用。

从诞生到走红全网,不同年轻个体对“破防”的衍生含义都有不同的见解,和其他的短句短语相比,“破防”能够广泛概括和表达心情,也符合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即确保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语言活动中的力量消耗会基于经济要求进行减弱)。

例如,目前已知的解读就有:感动、喜悦、敬佩、痛苦、后悔、震惊、尴尬等,也就是说,但凡是遭遇了心理层面的崩溃,年轻人都可以利用“破防”去形容。

更有多数网友反映,“虽然平时并不喜欢‘破防’这个词,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说一箩筐话,都没有说一个‘破防’来得精辟,而且别人能很轻易get到我现在是什么心情。”

确实如此。试想一下,你能只用一个词形容“破防”吗?可以是“崩溃”、“喜欢”、“感人”吗?如果你认为有难度,那么就不难理解年轻人对“破防”的钟爱。

社交网络信息精炼的特性,使“破防”被年轻人二次赋值。它的含义足够复杂,它的用法足够多样,它变成了一个标志和符号,而不单单是有趣的“梗”。

但这并不是没有危害的。虽然一方面,这种碎片化的表达能使气氛更加轻松、交流更加高效;但另一方面,我们仍需警惕“梗文化”繁荣所引发的各类问题。其中,“文字失语症”显得尤为突出。

三、“梗文化”带来文字失语症

在互联网黑话中,“文字失语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它并不是某种疾病,而是用来形容现代年轻群体表达能力弱化的名词。

从“病症”上来讲,在简单、日常的对话中,患有文字失语症的患者可以正常表达;但是,在需要发表逻辑性强、复杂性高的表达时,他们就会“宕机”,难以准确描述自身感受。

丧失语言的能力的瞬间,在于“推荐”只会说“安利”;“绝无仅有”只会说“YYDS”;“败北”只会说“凉凉”;“脸皮厚”只会说“社交牛X症”……

诚然,将上述词语转述为常规表达并不简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文字失语症中,“梗”在代替年轻人发声,使得他们想说却不知如何说,心中所想只能付诸于“玩梗”。

那么文字失语症的“病因”是什么?又有什么在助推年轻人“玩梗”,患上文字失语症?

1. 病因一: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是文字失语症的主要病因。

我们都知道,“梗文化”最早形成于ACG(即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像“前方高能”、“今天的风儿甚是喧嚣啊”、“教练,我想打篮球”这类早期为人熟知的梗皆出自二次元的动漫和漫画,并且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用法中,才能被人所理解和运用。

由于“梗”诞生自小众圈,故而又有“圈地自萌”的说法存在,而直至如今,经过发展的“梗文化”依旧带有小众的特征,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理解。可见,“梗”能促进群体的凝聚与认同。

大部分年轻人普遍认为,为了不遗余力融入同一年龄层的亲朋好友,实现与周围人的交流,获得群体归属感,“我”应该学习并使用流行梗。

有相关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年轻人能够通过梗的使用,与朋友、同学找到共鸣,也会从互联网上交流学习网络黑话的新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新梗”一出,玩梗的年轻人便如过江之鲫,逐渐形成了梗的裂变式传播。

假设你身处一场聚会,老同学们聚在一起侃侃而谈。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你会发现网络用语是活跃气氛和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有力工具。

这时候,处于相同冲浪频道的好友能够迅速找到同好,彼此堆砌出无形的屏障。虽然在屏障外的参与者很想加入这场对话,但最终他们会发现凭借自己的微薄“知识储备”,只能被孤立在外,听不懂,也说不出来。

久而久之,当新梗逐渐变成区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新信号时,为了维系群体关系,人们会不自觉的对梗产生依赖:

一来,为了维护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年轻人会频繁使用梗,打入圈层内部。

二来,为了提升圈层在其他群体中的优越感,他们也会不断制造、传播新的梗文化,将梗的存在延伸至学习、生活、工作中。

就这样,梗文化取代了部分文字短语,成为了日常交流的必需品,这从根本上就导致了表达能力的弱化、文字失语症的形成。

2. 病因二:媒体营销

此外,除去丛众心理和群体归属感外,媒体营销的参与,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使用“梗”。

为了适应媒体发展所带来的互联网环境变化,摆在各级全媒体、融媒体面前的是:如何将内容高效传播,提升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这其中,“破圈”是最有用的手段,而“玩梗”就成为破圈的主要途径。

由于部分媒体营销的关注点和年轻群体的兴趣点不同,很多时候无法引导年轻受众,因此必须通过丰富、创新的表达形式掌握主动权和年轻群体的注意力,在“玩梗”中获得认同。

许多媒体营销都曾将“梗”应用于广告中。例如,怀旧营销,文案可以说“爷青回”;茶饮营销,文案可以说“秋天的第一杯”;公益营销,文案可以说“比博燃”……许多品牌甚至会自己造梗,只为了和年轻人产生共鸣。

某手游就曾在去年将流行梗还原,植入了视频广告。约4分的视频中包含了苏大强、雪姨、淡黄长裙、真香警告等名场面,凭借每个知名场景传递了该游戏的slogan。该广告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大量的话题和关注度,是玩梗中的“典范”。

不过,媒体营销中的大部分也仅是为了扩大商品的传播范围,满足自身对于流量的需要。因此受到他们的引导,年轻人对“梗”的使用显然会更无底线,表达也会更加碎片化。

小到内容推送、开屏广告,大到主流媒体,其实都不乏会出现“玩梗”的身影。但究竟是正向积极的推广,还是利益至上的营销,网络流行梗的用法还需多多斟酌。

四、正确看待“梗”文化

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受思维支配、有活性的、需要保持训练才能自如表达的东西,是具有创造性的。

从所想到说出,语言的形成需要过程,且并不简单。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简介中这样写道:“长期以来,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组织文字的逻辑、怎么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希望每一个失语者能在这里通过练习摆脱文字失语。”

从今年1月创建至今,互助联盟一直以摆脱“梗”的方式提问和交流,有发图提问“如何形容图片氛围”、“这张图如何描述”的:

也有提问“吃醋”、“破防”、“Q弹”替代词的:

更有甚者,提问“如何不提孤独而描述孤独”。

虽然问题形形色色,但毫无疑问,他们都在为文字表达做出了努力,并且在不涉及“梗”的前提下进行了回答。浏览小组的问答帖,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梗文化”的时代,用文学体系构思着每个问题的合理解答。

提及“梗”和“文字失语症”,大部分网民的反应平平无奇,甚至会认为广泛使用流行词和表情包的自己语言天赋“异于常人”。

朋友本人就曾和我讨论过,“我觉得自己很潮,别人说什么话题我都有梗来接。”但反过来思考,这何尝不是说明了“梗”的影响力恐怖如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替了部分语言和文字,成为了年轻人交流的主力工具。

当然,我们不能够否认“梗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年轻人文化中的意义,因为一味的禁用“梗”同样会适得其反,不仅失去了调侃的乐趣,也会使文字变得冗长乏味,无法与他人共鸣。

但毫无疑问,过度、频繁地“玩梗”会降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化再度步入僵局。试想,生活在到处都是“破防”、“YYDS”、“绝绝子”的时代,何尝不是另一种无趣呢?

因此,想要治愈“文字失语症”,首先就要培养对文字灵活使用的能力。

或许,多读几篇文章好过多刷几个短视频;多看几场脱口秀好过多补几部综艺;多学习、多思考好过多复制、多粘贴。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如地使用“梗”,而不是被动地被“梗”使用。

缩我,高速云服务器
实时掌握推广动态
让您深入了解用户,提高推广转化率
联系我们
    1. 电话:400-001-9255
      联系客服
      常见问题
  • 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