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行业。
元禾璞华又迎来一笔重磅官宣。
投资界消息,元禾璞华三期人民币基金完成最终关账,总规模超过42亿元,超募30%以上。据悉,该基金将以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为投资重点,主要关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设备、封测及相关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硬科技投资机会。
此次新基金的LP阵容庞大,有超过25家投资方参与,包含了元禾控股、兴业银行、苏州基金、国方母基金、中新集团、国华人寿、美团、招商证券等一众知名机构或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也参与其中,“他们已经自然而然的,把硬科技赛道作为必须配置的赛道”,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景象。
LP的认可,得益于元禾璞华过去一年亮眼的成绩。2021年,元禾璞华团队不是在看项目,就是在去看项目的路上,光投决会就开了20次,平均两个礼拜一次。同时,元禾璞华也迎来IPO丰收季,去年上市以及过会的被投企业共有14家。
眼下,国内半导体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元禾璞华执行合伙人、投委会主席陈大同却提醒道,“无论是投资老兵还是投资新军,永远不要追高、追热,因为这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行业。”
一口气募了超40亿元,家办和高净值个人都来了
这一次,元禾璞华新基金的LP阵容堪称豪华。
具体来看,三期人民币基金的LP主要包括:元禾控股、兴业银行、苏州基金、国方母基金、中新集团、建信股权、上海科创母基金、熙诚母基金、国华人寿、美团、招商证券等共超过25家知名机构或企业。可以发现,基金LP的构成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
回顾元禾璞华过往的几期基金,LP多由大型上市公司、知名母基金和引导基金组成,但这次却拓展了很多“新朋友”,相比此前是一个数量级的跃升。此次募资,元禾璞华新引进了诸多金融机构,包含保险公司、银行和券商,“这些LP都是我们跟踪了很久,终于在这一期基金达成了合作。”元禾璞华执行合伙人吴海滨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也参与到此次的新基金,这同样体现了当下的主流趋势。吴海滨表示,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在基金配置方面变得更加活跃,他们以往更多投向房地产或流动性高的产业,如今却更愿意参与流动性偏低、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大家在配置资产的时候,已经自然而然的,把硬科技赛道作为必须要配置的一个赛道。”
此外,元禾璞华老LP的复投比例也高达80%,这源于投资人对其业绩的认可。吴海滨透露,2018年5月设立的二期人民币基金所投资的企业中,有8家已经成功上市,还有另外8家企业也已过会,预计最终会有50%以上的项目能够通过IPO退出,设立仅三年多,DPI就已经达到了近50%。
在三期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过程中,陈大同也感受到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当初在募二期人民币基金时,对于很多LP元禾璞华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说服,让他们拿出一部分资金放到集成电路领域做配置,甚至会在写募资报告时,特意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将迎来黄金十年”。“如今情况完全不同,许多LP甚至不等我们开口,便主动登门拜访,直截了当表示要布局半导体行业。”
但是,当行业越火热时意味着越要冷静。在对LP的选择上,元禾璞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拿的钱不烫手”。换言之,LP不能影响团队投资业务的开展,在陈大同看来这是最重要的标准。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在投资时会有一定诉求,可能要求产业落地或者反投,对于这类资金元禾璞华会相对比较慎重。
同时,元禾璞华希望能收获长期合作的LP,而不只是一锤子买卖。用陈大同的话来说,VC/PE永远都在募资的路上,“可能到了后年,又要开始募下一支基金,因此希望把长期陪伴我们成长的投资人,能够吸纳进来。后续基金做的优秀,这些投资人也有能力来持续支持我们。”
两个礼拜开一次投决会,一年斩获14个IPO
2021年,对于元禾璞华而言又是收获的一年。
先从投资量来看,元禾璞华去年整体投资金额比前年提高了近70%;投资企业数量也超过了50家,同样比前年增长了将近50%。可以说,去年是陈大同与团队极其繁忙的一年,在团队没有明显人数提升的情况下,依然大量的发掘、筛选项目。据悉,元禾璞华去年光投决会就开了20次,平均每两个礼拜开一次。
而在退出方面,元禾璞华取得的成绩同样亮眼。陈大同介绍,元禾璞华去年一年上市以及过会的被投企业共有14家,达到了这家老牌VC历年来的阶段性高峰,这恰恰也体现了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繁荣态势。
其中,让陈大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9月创业板过会的华大九天。这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EDA企业,在全球80%份额市场由三大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占据的情况下,华大九天在局部形成突破,拿下了国内EDA市场约6%的市场份额,位列本土EDA企业第一位。
而EDA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上游基础工具,相当于产业链中的“画笔”,因此元禾璞华很早就在关注这一领域。直到2018年,快速发展的华大九天进入到元禾璞华的视野内。在陈大同看来,当时的华大九天商业模式比较成熟,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还能做到收支平衡,已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华大九天创始人刘伟平在EDA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十分丰富。
因此,陈大同判断华大九天一定会是冲出来的那家企业,于是在2018年9月出手了对华大九天的B轮融资。而这背后,正是元禾璞华对“投国产替代”的投资理念的坚定践行。“我们的布局仍以国产替代为主,同时兼顾创新。只是随着形势的改变,在投资领域、投资方式和手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陈大同表示,元禾璞华一期人民币基金的被投企业中,80%都是设计公司,因为当时国产替代主要发生在半导体设计领域。而在二期人民币基金所处的2018年到2021年,国内半导体行业进入全面开花的阶段,元禾璞华也由此开始布局包括材料、设备、零部件在内的其它细分赛道,设计公司所占比例则下降到了60%。
与此同时,元禾璞华的投资阶段也在逐步前移。当下,一些项目在融Pre-IPO轮时的估值较贵,有的甚至一二级市场估值开始倒挂。因此,珍惜手中“**”的元禾璞华,选择不再参与贵的Pre-IPO轮次,而是会投的再早一些。
“我们会布局那些能够清晰看到盈利模式的公司,即便他们现在还未取得不错的利润。”元禾璞华执行合伙人、总经理刘越补充道,元禾璞华在这种阶段投进去,可以帮企业再上一个台阶,直到走到IPO台前。
半导体行业十年磨一剑,只靠高薪挖人没法
眼下的半导体行业,没有最火热只有更火热。
陈大同曾在去年判断,“几乎所有的VC都会看半导体”。如今,这一现象得到了印证,VC们想要生存就一定要做硬科技投资,甚至投消费的VC为了布局半导体,会高薪聘请硬科技投资人,这一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在陈大同看来,一家基金与人相比是类似的,所谓的基因在后天极难改变,并不是招几个专业投资人就能解决的。
而大量投资人的涌入,也导致大家对于优质半导体项目的争抢,几乎进入到一种白热化的阶段,“有钱却投不进去”的景象接连上演。只是这一苦恼对于元禾璞华而言,似乎并不存在。
刘越笑着表示,只要是元禾璞华看中的项目,大概率都能投的进去,而这份自信源自于元禾璞华骨子里所流淌的半导体产业的血液。
翻看履历可以发现,元禾璞华的投资骨干都是电子产业背景出身,有的自己创过业,有的在头部企业工作过数年。像陈大同就曾作为联合创始人,先后创立了豪威科技、展讯通信;而刘越则历任中芯国际副总裁、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当我们去跟创业团队沟通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同理心。”此外,元禾璞华凭借所积累的产业资源,也能够很好的对半导体企业进行投后赋能,帮助他们组建完整的团队,以及解决供应链、产能等各方面问题。
陈大同同时也提醒,做半导体投资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长期耕耘。在他看来,像半导体这种硬科技项目需要付出时间去研发,不能指望一两年短时间的爆发。“无论是投资老兵还是投资新军,永远不要追高、追热,因为半导体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行业。”
如今,以哈勃投资、宁德时代、小米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在半导体领域攻城略地的节奏,甚至超过了传统半导体VC。他们一年投资几十个半导体项目丝毫不在话下,布局领域更是多管齐下。例如哈勃投资仅仅从去年至今,已密集出手超30家企业,平均每月投资2家;投资领域则覆盖了第三代半导体、EDA工具、芯片设计、激光设备、半导体核心材料等多个细分赛道。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陈大同却并不担心。他认为中国是一个诞生奇迹的国度,只有在这里才会出现一批批很有生命力的产业资本,他们利用各自的平台成立基金投资半导体,从而形成一种潮流。这类产业资本与市场化VC不同,他们不以赚钱为目的,更多是为母公司打造广阔的“朋友圈”。
陈大同表示,对于半导体企业而言,接受产业资本的投资,好处在于能获得大量的订单,但又容易失去对企业经营方向的控制力。最近,他与团队也遇到一幕颇有意思的画面:几家企业同时找来,希望元禾璞华做新一轮融资的领投,原因在于无法平衡产业资本与其他投资方的利益,便需要在行业内有威信的中立方来平衡关系。
“我们也没想到,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在这时居然还有这种特殊价值。”陈大同笑着说道。
陈大同也指出了未来将会重点关注的方向,一方面还是国产替代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市场里的创新机会,例如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他同时还强调,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一定要有软、有硬。“软的方面我们并不弱,但关键是企业的接受程度还不高。我认为企业软件接下来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是一个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