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腰斩后,小鹏汽车被曝篡改协议

2022-03-28 17:32:54

阅读 909

 

进入2022年后,小鹏汽车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先是2月份全系列车型只售出6225辆,相比于1月份12922辆的销量呈现出“腰斩式”暴跌。甚至还被哪吒汽车以7117辆的销量反超,让人一度怀疑曾经的蔚小理,是否会有机会变成蔚哪理。

而后在315之前,新民周刊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浙江的轻微事故,涉事的小鹏P7疑似因“刹车失灵”导致了车辆失控。尽管交警勘查和事故分析都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刹车失灵”的情况,小鹏汽车也积极配合车主寻找了第三方检测机构,但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仍在发酵。

事故引发的相关讨论尚未平息,近期,又有车主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小鹏汽车暗改了车辆救援服务的承诺条款。曾经无限次、不限里程数的免费拖车服务,在未提醒消费者的情况下,进行了类似“降级”的修改。

一连串的事件,不得不让人问一句,小鹏到底是怎么了?

销量腰斩连续涨价,暗改协议只为节约成本?

先说销量。

其实不仅是小鹏汽车,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都在今年2月份出现了明显的销量下滑。

根据搜狐汽车提供的销量数据,蔚来汽车1月份销量为10700辆,2月份缩水为6453辆;理想汽车1月份12268辆,2月份降至8414辆;合众新能源哪吒U在1月份售出11009辆,2月份7117辆。

即便是相对稳定的头部品牌特斯拉,1月销量为59845辆,到了2月也以5.56%的跌幅,下降到了56515辆。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初正值春节销售淡季,受传统消费思维的限制,大部分消费者都认为在春节后购车并不划算;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退坡,各个品牌都开始上调售价,对涨价的不确定,也压制了许多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其中,涨价或许才是销量下降的罪魁祸首。自去年年底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车补新政策,特斯拉、零跑等第一批宣布涨价的品牌,其1月份销量相比去年12月都有所降低。

不过各个车企为了确保岁末年初黄金交易时间的销量,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就像是在1月11日,宣布了全系车型价格将会上调4000元-5000元不等的小鹏汽车,就以自掏腰包的方式宣布了“限时保价政策”,让2022年1月10日前下定的用户能够继续享受2021年的补贴售价。

只是这种自掏腰包的补贴方式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在保价政策结束后,销量仍然发生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且受到俄乌冲突持续加剧的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在3月21日,小鹏汽车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此次涨价幅度在1万元-1.5万元左右,很难说不会为已经暴跌的销量雪上加霜。

连续的涨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除了消费群体逐渐滋生不满外,有关小鹏汽车将取消免费充电权益和购车权益的传闻,也开始在信息渠道中蔓延。

一片人心惶惶中,也就有了这一次小鹏汽车暗改服务协议的事件。

根据车主在社交媒体曝光的图片,小鹏汽车疑似进行修改的内容大致集中在三点。其一,删除了不限次数和里程数的描述;其二,删除了将车辆拖至小鹏超级充电站的描述;其三,增加了一条“限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的限制性说明。

姑且不谈小鹏汽车的官方态度,从整体来看,这些条款改动的确有缩窄服务范围的意图。联想到补贴退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车企受困于成本压力,不得不通过“服务降级”的方式来开源节流,倒也算是符合逻辑。

因为补贴退场和国际形势变化等不可抗力导致的汽车涨价,尚且能够被消费群体所接受。但是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暗改协议,以此来转嫁成本压力,多少已经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很可能遭到更多的投诉维权了。

从小众新品牌一路走到如今,小鹏汽车不可能不明白形象口碑的重要性。之所以明知前面是坑还要踩进去,除去功成名就后可能飘了的缘故,大概率或许还是因为被逼到没办法了。

延迟交付超过5个月,小鹏汽车被电池“卡脖子”

综合小鹏汽车维权群中的信息,其中谈论最多的,一个是延迟交付,另一个则是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4029辆,2月份则降至2059辆。对比这两个月的总销量,不难发现小鹏汽车的交付率已经低至30%以下,甚至还有着进一步下跌的倾向。

此前,更是有多名小鹏P5-460车主,由于在去年10月份付款订购之后,非但没能在官方承诺的12月份交付,一直拖延到今年3月都得不到准确的交车日期。同时也无法进行退款操作,最后不得不联合上百名车主,在3月15日向何小鹏写信求助。

然而,如此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至今仍然没能获得小鹏汽车的正式回应。尽管小鹏汽车已经在2月份结束了对肇庆生产基地的升级改造,将产能从每年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但从去年积攒至今未能及时交付的订单,已经对小鹏汽车的口碑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而且限制小鹏汽车交付的,并不全都是因为产能不足。近两年来越发供应紧张的动力电池,也是卡住小鹏汽车交付“脖子”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352.1万辆,预计在2022年将会超过500万辆。但是,根据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只有58家。

现有的动力电池产能,根本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市场需求。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动力性能不断增长,有能力生产更高规格、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的企业,也少之又少。

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的动力电池市场缺口,或许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30%-50%。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加剧,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飙升。

其中,作为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成分,碳酸锂的价格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从5万元/吨迅速上涨为50万元/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的增长,不仅限制了产能增长,更会裹挟着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持续走高。

而且,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明显受到寡头效应的影响,宁德时代可谓是一家独大。其余的电池厂商虽然在不断缩小技术差距,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出于安全和保值的因素考虑,都会更倾向于选择宁德时代的产品。

就像是此前,部分小鹏P5-550、P5-600P车主曾公开质疑,声称小鹏汽车在宣传过程中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作为主要卖点之一,但在实车交付后,却发现动力电池的厂商名称为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从天眼查上,确实也可以查到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在近期有为电池厂招工的记录。

销量腰斩后,小鹏汽车被曝篡改协议

只是,无论小鹏汽车是否存在“贴牌造假”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对宁德时代电池的推崇,全然不是小鹏汽车自建动力电池品牌所能企及的了。

综合来看,小鹏汽车的交付困境在短时间内或许很难得到缓解。同时在交付和材料成本的双重压力下,类似于通过暗改协议来“降级服务”的事件,也依旧存在着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无论小鹏汽车最终会如何度过困境,也不管究竟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维系企业发展和口碑建设的平衡,都希望小鹏能够不忘初心,记清楚是谁在背后给予的支持吧。

 
缩我,高速云服务器
实时掌握推广动态
让您深入了解用户,提高推广转化率
联系我们
    1. 电话:400-001-9255
      联系客服
      常见问题
  • 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