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推广短链接再次重回大家推广计划中的重要位置。做过社群推广的朋友大家都应该有一个同感,就是难!这个难主要难在内容发出去都很难,社群推广中链接被删、链接被封已经成为一件常事,而使用缩短链接工具就可以解决推广中的各种受限问题。
编辑导读:今年双十一的“战线”格外的长,即使各大电商平台的成交额再创新高,但是也有不少理智的声音在呼唤人们正视消费主义的陷阱。每年双十一都有很多“剁手族”会后悔自己的不理智购物,买了很多东西,真正用上的却非常少。本文作者将针对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1月10日晚,今年的双11进入倒计时,无论是在哪个空间,它都为消费者织了一张无处躲避的网,想拒绝都难:
在电视上,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北京卫视分别与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合作的双11晚会同时段PK,像极了几大卫视竞争春晚的场面,想看个电视剧都难。
在手机上,几家电商APP的图标上早就出现了“11.11”,生怕你忘记;无论打开抖音还是微博,用户很容易就被带到薇娅和李佳琦的直播间。薇娅在直播间里翻阅着厚厚的底稿,她要把每个开放抢购的商品用最快的速度推荐一遍;微信群也被双11的晚会和促销信息轰炸。推广短信更是一会儿一条,从满减到直播预报全面覆盖。
即使你走在大街上,巨幅广告和无处不在的海报也提示着你,该清空购物车了。
▲来源:象限自制图
冷幽默的是,尽管今年双11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一进入11月,各大电商平台就开始了轮番轰炸,而后续效果来看,消费者似乎都有些不够用了。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在双11期间“打怪闯关”,等待他们是各种复杂的优惠活动,“养猫”、满减津贴、优惠券、抢购、秒杀、限量,为了省几块钱需要费尽心思,还不一定算得明白,打开一个优惠规则,就像打开了一张高考数学卷子。花费数个小时终于决定要买什么之后,还要设置提醒,等待11月11日零点准时开抢。
年轻人上完一天班还要躺在床上抱着手机等待开团的样子,像极了过去百货商场促销时等待开门蜂拥进去抢货的大妈。大妈们曾经为了5块钱讨价还价半个小时,年轻人为了10块钱的优惠券在各个群里分享促销链接,并没有谁比谁过得更高级。
为什么不能愉快地购买打折商品?因为没有商家想赔本赚吆喝,每付出一分钱的成本背后,都是商家想获得销量、品牌宣传、美誉度、流量等复杂大礼包的心思。然而现实很残酷,《南方周末》援引一位头部商家负责人透露,没有办法放开玩,成本没法承受。优惠规则复杂化后,折扣依然存在,只是大幅折扣的数量变少了。
这场购物狂欢节中,年轻人犹如待宰的羔羊,本来想贪点便宜,却被平台和商家当成流量反复收割。狂欢之后,终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他们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一、消费的“魔力”
天猫双11的交易额从2009年的5000万元一路增长至2019年的2684亿元,已经超负荷运转了。
▲来源:官方海报截图
今年,阿里巴巴更改统计口径,把11月1日到11日的交易额全计入双11,同时弱化开场10分钟、半小时、1小时的交易额。截至11日零点30分,天猫双11期间成交额突破了3723亿元,已经超过外界3200多亿元的预测。今年双11结束,天猫的交易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的交易额达到2715亿元。
每年双11到来,知乎上就有网友问,双11的交易额是真实的还是有泡沫,为什么可以一直增长。其实,双11已经不再是一个真实的消费需求,各个电商平台和商家也不愿意公开讲双11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销量的惨淡:
有些消费者为了凑满减买了半年用量的卫生纸,囤了一年的牙膏。这种消费只是相当于把商家的库存搬到了自己家,消化库存依然需要时间。
还有一些消费者是禁不住直播间里“所有女生,3、2、1……”的诱惑,冲动下单了根本用不过来的口红、面膜、包包。我们对身边的朋友调查发现,有人去年双11买的面膜根本没用过,还有人一口气买了3双鞋子,还没来得及打开过。
所谓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很多时候只是创造了无意义的消费,而且,过度透支消费需求,对消费者本身也未必是好事。
我的朋友小周在北京一家公司做设计,上个月我去帮她搬家时发现,她这两年买的香水、口红、指甲油、粉底装满了一整个24寸的拉杆箱,各种大牌衣服被遗忘在床箱,箱子装满了干脆直接扔掉,LV、Gucci、Burberry的包包不下十几个,为了不被其他东西刮坏,她全背在身上,自嘲浑身散发出阵阵金钱的味道。
她说,自己都没意识到买过这么多东西,只是每个月都在感叹钱不够花。每个月还完信用卡和花呗的账单,银行卡只剩下几百块钱工资,只能继续靠透支生活。
超前消费已经是中国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生活状态。2018年底,汇丰银行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
实际上,这种现象上个世纪初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了,这就是被广泛讨论的消费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等人意识到,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了资本主义良性运行的条件之一。为达此目的,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便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并变成一项欲望工程或营销工程。
商品要卖得出去,先要生产一批有欲望和激情的消费者。消费不再是合乎需要,也不必在乎浪费,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不停买买买并以此为荣的消费者诞生了。
二、被操控的年轻人
最近几年,消费升级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中流行。
吹风机、吸尘器一定要买戴森,电动牙刷一定要买飞利浦,护肤品要买SK2,这些产品定价都高于同类商品,也成为年轻人消费文化的符号:这些商品是中产生活的标配。似乎拥有了这些商品,就拥有了中产的精致生活,这是身份、个性甚至是自信的象征。
一位知乎网友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消费在于彰显身份、地位,以及凸显自己的时尚和品味,好让自己更加的“潮”与流行,仿佛自己跟上了整个时代。内在的知识、学识、见识的积累仿佛变得不是这么重要了,更多的重心的是通过消费习惯,消费穿着来彰显自自己的个性、性格、内涵。
媒体和互联网社区对这种消费文化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双11也不过10年的时间,已经从当年一部分年轻人用来自嘲的“光棍节”发展成购物狂欢节。在电视、手机的轮番轰炸下,如果现在哪个年轻人对双11一无所知,他必然会被身边同龄人嘲笑到怀疑人生。同样,也没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抵挡消费文化带来的刺激和欲望,他们或多或少被消费主义操纵。
于是,向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兜售中产生活方式就成了一门好生意。
很多人被轻易操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年轻人看似物质丰盈、生活丰富,实则精神匮乏,只身在大城市漂泊,也很难得到情感上的慰藉。他们把消费当成乐趣,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满足感转瞬即逝,那就再去消费,正所谓“买包一时爽,一直买一直爽”。
通过消费来获得满足感在大龄单身青年身上尤为明显。某社交平台的调查数据显示,25.8%的被调研用户认为“单身比有男(女)友朋友时花费更多,一个人更要对自己好一点”。近七成被调研用户表示夜晚的孤寂感更容易激发购买欲。
但对于很多生活在一线城市出租屋的月光族来说,身份的象征只是个幻象,一旦失业立刻被打回原形。一个残忍的真相是,精致穷也是穷。很多人却不愿意接受真相,只贪图现在的享乐。
今年疫情之下,很多公司裁员或降薪给月光族们一拳重击,他们原来的精致生活被打乱。今年上半年,很多突然失业的北漂一族把家具、家电、数码产品、宠物等全部家当放在闲鱼上低价处理,带着些许的狼狈逃离。
其实,消费文化给年轻人带来快乐,也在不知不觉给他们增加麻烦:积极地讲,消费文化给了精神匮乏的年轻人慰藉;消极地讲,年轻人已经被消费文化裹胁,甚至洗脑。
三、消费狂欢的另一面
很多人在忍不住剁手的同时,也不断在知乎、微博等平台询问“如何避免冲动消费”、“如何避免消费主义”,网友给出的答案也无非是节衣缩食,不要相信消费主义的话术等等。
说说容易,然而在生活中,要保持清醒不被外界所影响,实非易事。“李佳琦直播间的爆款”、“看看小红书推荐”、“抖音种草”是常见的消费主义话术,深处其中,很难不被影响。而且,还有一些商家恰恰看中短视频内容给卖货带来的价值,并专门通过内容制造新的消费流行趋势。
一个商家朋友告诉我,最近一年抖音上出现了大量淘客账号,他们把淘宝上的商品制作成短视频内容在抖音上投放,试验传播效果。效果好的再加大投放,打造成网红商品,带动用户去淘宝购买。
于是,有了抖音同款小风扇、抖音同款兔子帽子,一个被推火的商品在直播间中一小时可以卖到几百万件。最重要的是,这些消费都是用户在没有特别强烈购买意愿下随手就买了。双11也一样,大量用户买东西或者是因为周围人也在购物,或者是看到朋友圈有人用过的商品,自己也想要。
无孔不入的消费狂欢给年轻人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攀比和焦虑。
在朋友圈,总是有人正在晒你想买却一直没有舍得买的大牌,总是有人动辄就去海边度假,而你查了一下定位酒店的价格却望而却步。你的欲望被放大,理性被欲望冲淡,然后被一连串问题困扰: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做什么兼职可以月入五千?怎么才能年入百万?
这些问题很可能让年轻人更加焦虑,更加着急赚钱,但现实往往是越着急赚钱却又赚不到钱。最后,在双11各种优惠叠加下,靠分期付款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大牌。一边焦虑,一边凑满减,一边狂欢,还要逼自己多赚点加班费还信用卡,想想真够让人疲惫的。
这便是年轻人被消费主义裹胁所付出的代价——他们不断刷新消费额度的同时,也让自己急功近利,背负了更多债务之后,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又畏手畏脚。
我和一位长辈聊起此事时,他的态度虽然在年轻人看来有些过时,但也相当中肯:并不是每一次的重大选择都需要很多钱,但只要有一点钱就会和欠钱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做选择时也会更有底气。
焦虑与平和,有时候就只差这一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