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微信发布了一篇新公告,点名要“封杀”快手、知乎、微博等一堆大厂外链,甚至连自家人 QQ 音乐都不放过……
昨天,微信安卓端内测又更新到了 7.0.23 版本:
这次的内测版本有一些功能是对微信 iOS 7.0.20 版本的继承,也有一些领先于 iOS 版本的更新。
也不知道为啥,微信最近的小动作特别多且频繁,可能是快发年终奖了,想冲一波 KPI 吧……
今天这篇文章,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微信最近又有哪些新花样。
一、微信最近「更新」了啥?
最近,微信的“小动作”主要有下面这 4 个:
1)大规模封杀外链
微信官方发布了重磅公告,针对违规外部链接进行限制处理:
不仅有腾讯旗下的 QQ 音乐和 QQ 浏览器,还有快手、知乎、百度、小红书等知名平台,通通都得整改违规链接!
在整改完成之前,用户没办法在微信直接打开这些平台的外链,只能通过点击“继续访问”,或者手动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相当麻烦。
要知道,QQ 音乐和 QQ 浏览器可是腾讯的“自家人”,这一招大义灭亲,也显示出了腾讯这轮外链整治的决心。
可想而知,不论是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还是对于各大平台背后的开发团队,习以为常的微信使用体验都将有不小的改变。
2)灰度测试「朋友圈折叠」
其实早在 12 月,朋友圈就开始测试折叠用户连续发送的状态了。
图源:产业新经济
像图片显示的这样,用户在短时间内连续发送的状态,都被折叠成了“等 2 条内容”。
当时的样本还比较少,到了 1 月,朋友圈灰度测试的范围越来越大,我身边的小伙伴也不幸“中招”。
不说不知道,她到群里一问才发现,好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折叠」了,不仅有营销刷屏的广告,还有日常生活的内容也被“误伤”了,有人认为这是微信官方在“限流”。
这一全新功能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议论:
我不想看的话,自己会屏蔽。现在好了,一刷朋友圈,只能刷个寂寞……
微商之前刷屏挺烦的,屏蔽又怕错过打折消息,这下方便多了!
毫无疑问,微商们将是最不想见到这一功能的群体。不能在朋友圈连续打广告,还怎么卖货?
朋友圈灰度测试「折叠」功能,很可能就是为了让用户既不错过消息,又不会被刷屏给打扰。
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具体的「折叠」机制到底是怎样的,但可以判断的是,如果后续进行大规模推广,同一用户在短时间内连续发朋友圈内容,就很容易被折叠进“等 X 条内容”。
3)新增「提取文字」功能
无论是聊天中的图片,还是朋友圈发的图片,只要长按图片都会出现「提取文字」的功能。两个界面的功能按钮长得还不太一样。
左图:聊天界面 右图:朋友圈界面
点击「提取文字」,就可以将图片中的文字一键提取出来。通过滑动选择文字,还可以把文字进行全选、转发、复制和收藏。
讲真,有了这个功能,以后都不用再去找「图片转文字」的工具了,微信直接一键提取文字,效率倍儿高!
4)公众号支持预约视频号直播
上周起,视频号进一步打通与公众号的连接,公众号图文可以插入视频号直播预约卡片。
这个改动并不复杂,就是在图文形式的公众号文章中,可以插入视频号的直播预约卡片。
用户只需要点击预约,就可以一键预约直播,再点一下就可以取消预约,非常方便。
讲真,这和之前在公众号添加视频号动态一样,都是为了给视频号导流,只不过这次加强了直播预约功能。
公众号又充分发挥了"工具人"的作用,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二、这次改版有哪些影响?
这次微信的改版,讨论度最高的就是「封杀外链」和「折叠朋友圈」了。
不过,套路编辑部对微信这次的「封杀外链」的操作并不意外,因为这已经是微信近两个月来,第三次规范外链的分享和跳转。
根据@见实 的统计,第一次是 12 月 13 日,主要针对的是引导用户跳转打开或下载其他 APP 阅读的行为;
第二次是 12 月 24 日,主要针对的是「小程序内出现的收益随机和活动链路长的分享活动」,其实就是养成类、果园类小程序和经营类小游戏,以及邀请好友「砍一刀」的活动。
第三次,也是最严格的一次,就是昨天这次了。
近几年,流量越来越昂贵和稀缺,坐拥 13 亿用户和强大社交链的微信,越发成为被人惦记的那块“肥肉”,甚至连自己人都免不了来“薅两把”,比如这次被微信点名批评的 QQ 音乐:
但是,在微信看来,这种觊觎本身就是对自己生态的一种破坏,同时也会让流量外泄、成就对手。
因此,早在 2016 年,张小龙就表示:
“对微信和微信平台来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挑战不在于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能够挡掉多少事情。”
双方的利益冲突,势必就会引起博弈。淘宝的“乱码式”淘口令、抖音视频需要下载后才能发送,都是博弈之后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同样的,这次公告发出后,大厂们也火速对自己的小程序进行了整改:
微博在小程序中提示用户“点击收藏,打开微博 App 查看此内容”;
快手引导用户将自家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
……
图源见实
在微信小程序中提示用户收藏小程序,或在小程序中提示用户收藏其展示的信息而后打开微博 App 查看完整内容等。
至于「折叠朋友圈」,那更是难不倒微商们,甚至网络已经有了系统的解决方案(真实性存疑):
折叠原理:只检查文案里的关键词,用谐音和表情都能被识别到
解决办法:用“吸睛字体”替换敏感词
想必,接下来这种博弈也会持续在微信和各个大厂之间展开。
如何在用户体验和“自保”中做出权衡,可能是下个阶段的微信很难绕开的课题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