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向全世界打出了“元宇宙”这个概念,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跟牌。
一开始我其实对元宇宙,更多的感觉到了噱头,感觉描绘了个虚拟世界,类似于黑客帝国或者是恋与制作人那种的VR身临其境版本,用户看妇联宇宙、或者是玩仙剑宇宙的时候,用户视角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我总觉得,现实是更重要的事情。而且大概率是FB增长乏力讲的新故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增长也放缓了,于是跟上新故事的节奏,捧起来了这个概念。这么多公司跟进一起讲好这个故事,或许也能够做出几个来,感觉各家公司只会出自己的一套宇宙体系的内容,那这样的话没什么用,而且注定只有大厂才做的了。小公司的机会在于帮大厂的宇宙体系添砖加瓦,前提是大厂愿意对这个宇宙生态生态开放的话。
在没有接触到元宇宙的时候,我是这么觉得的。毕竟还是离我太远。看了一眼罗永浩在微博上一开始对元宇宙发表的态度也是,“游戏只是游戏”。
拿到了入场券之后,窥探了一眼,发现,我肤浅了。
认真研究了下扎克伯格说的元宇宙,仔细看宣传视频的话,可以发现,其实还是以自己生活视角,根据自己需要进入共享的虚拟空间内,进行虚拟互联社交。需要工作的时候,可以在家,在任意场所,戴上MR眼镜,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办公场所的场景里面,于此同时,你的同事们也可以加入到同个场景里面,投射出他的虚拟形象一起工作,需要共享的内容也可以投屏在共同链接的场景里面。
其实用现有的技术来看,就是大家一起加入了一个会议室,投屏的文稿内容通过AR共享,再加上VR场景共享,再揉杂进设定的虚拟形象参与。里面用到的技术,就是更为成熟的AR、VR、共享技术,更为拟人化的生动立体的3D动画形象,以及手势交互中的空间计算。的确是技术现在还没有到这么成熟,但不是不可实现的未来。
以及除了工作场景之外,视频里面还介绍了演唱会场景、健身场景,其实都跟工作的场景内容以及所需的技术大差不差。这些内容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交活动,但是又细节到分分钟到日常,上班八小时的工作场景,离不开使用它,下班八小时的休闲娱乐时间,像是游戏、健身、休闲社交,它也存在。
FB改名为Meta后,也把原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点赞logo,改为了象征无穷大意义的logo。的确是,他描绘的元宇宙,贴近社交,又不止于社交。
一、什么是元宇宙
在某种程度上,元宇宙是根据多种技术的场景整合的前瞻性想象,对AI、5G6G、MR一体机(AR+VR)、AI芯片、算力、数字孪生、区块链、大数据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上并非不可实现。感觉更多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量变堆积引起生活形态上的质变。
后面罗永浩在微博也转了Shaan Puri的元宇宙观,从他的定义出发,其实所有在帮助现实社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创造一种元宇宙。帮助企业业务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帮助个人用户进行家居数字化管理的、帮助政务进行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把个人用户形象进行数字化塑造的等等方面,都是在为元宇宙添砖加瓦。
但元宇宙也不止于纯粹的数字化。我们现在的数字化依赖于电脑和手机,都还是基于物理世界中+平面2D内容。手机和电脑这样的设备,只能投射出有限的虚拟现实,能够让人们所见即虚拟的场景,还是源于MR智能眼镜一体机设备,其实就是,最大的入口将会是眼镜。
二、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元宇宙
在扎克伯格描绘的元宇宙世界里,已经甚少出现手机了。在视频里面出现进入工作的元宇宙场景,就是戴上了眼镜。其实AR和VR对熟悉科技发展的小伙伴来说并不陌生,VR游戏在很多商场都能够体验到,就是进入一个虚拟现实的游戏世界以第一用户视角身临其境打游戏。AR更为普遍,就是大家平常拍照用的动画滤镜效果,其实也是AR的一种。还有的博物馆也用了AR互动投影,或者是AR指引路线这样的应用,使用了AR技术的精灵宝可梦游戏,在之前也风靡全球。
一开始觉得AR眼镜可能还是太前沿了些,调研之后发现,其实有不少公司尝试推出了各种商业化智能眼镜。例如给B端客户使用的远程指导类型的智能眼镜,解放双手不用手持摄录设备,眼镜上的摄像头能够同步拍摄,传到后台,后台有专家根据现场情况给出建议,也可以在后台屏幕上进行标识,投射到前台戴眼镜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引。也有个人消费者可以使用的智能眼镜,例如Meta之前出过的可以拍摄眼前内容直接上传FB的智能眼镜,华为和Bose出过的可以听音乐或接电话的眼镜,国外一些厂商也出过简单的AR游戏眼镜,虚拟宠物或者投屏手机和电脑页面的操作。
这些前沿探索类的产品,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场景的狭小,的的确确也后面都没什么声音了。正是有了他们的探索,硬件上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迭代,更轻、更快、更灵巧。这批先行者也激发了大厂们对AR眼镜的持续探索。HTC在今年11月推出了VR眼镜,小米、苹果也将陆续推出市场化的AR头显,特别是手机厂商纷纷入局,眼镜可能替代手机的危机越发明显。
MR眼镜入局之后,自iPhone4对手机的革新之后,眼镜将会对手机引起一轮什么样的变革,手机还将会是手机吗,又或许,手机还会存在吗。
让我们回归到手机的本质。一开始,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现在看起来,满足这个需求,只需要耳机、麦克风、芯片处理器即可。
现在的手机,承载的功能更多的是信息工具,通讯是、上网所有的信息搜索、信息展示都是,那其实只需要多一个屏幕。输入信息的方式,拍摄,多了摄像头;语音,使用麦克风;触控,使用屏幕。
而这些,都可以被智能眼镜替代。镜架上的麦克风和喇叭、摄像头、微型电池、微型AI芯片、镜片上投射的屏幕内容。能够做到音媒体播放、信息显示、导航、搜索、游戏、社交等等,可以平替手机一半的功能内容。
作为一个近视眼,每天不戴眼镜的时间,只有梳洗和睡觉的时候才会摘下来。手机占用的个人时间虽然已经够长了,但是如果智能眼镜进入生活日常的话,所谓的屏幕使用时间将大大增加。这也是罗永浩微博所描述的,“我们对屏幕的注意力会从50%过渡到90%多,到那个时刻,就是元宇宙的开始。因为到那个时间点,我们的虚拟生活会比我们的真实生活更重要”。
三、元宇宙还是一种效率革命
除了游戏场景之外,扎克伯格所描述的元宇宙场景,其实还是数字时代再次对效率的一种革命。通勤,或者是一些需要在特定场景才能够进行信息同步的场景,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例如开会、健身、共赴演唱会、电影院之类的。
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对物品或物理现实的场景识别,可以直接获取相对应的信息。例如戴着智能眼镜看菜单,马上可以出现这个菜单相关的推荐排序及过往点评等内容,节省了打开大众点评、查找当前店铺、点击查看具体点评信息的时间。例如戴着眼镜看某张信用卡,就可以出现这个卡相关的余额、优惠活动等相关信息,节省了打开银行app、输入密码、查看特定内容的操作时间。戴着眼镜进行导航,就不用低头看手机,专心看眼前的路,不用转着手机方向找方向。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能够拿到的入场券,如果更前沿一些的话,抓住AI、AR、VR这三方面的发展,如果是广大互联网民工的话,紧跟大厂脚步,各种应用的方向,也会随着智能设备迭代,相互成就。
实话说,不理解元宇宙,还是觉得太远,也没关系。的确不会太快到来,这波新浪潮应用真的落地了之后,自然会带来新经济的入局,早进晚进其实没多大关系。虚拟现实,会占用更多的个人时间,在这方面,国家更倡导重视物理世界的生活。我个人也觉得,现实生活,总归是更重要的,这点没变。
#专栏作家#
Jocelyn,公众号:万象青年欢乐多(ID:wxqn-helloworld),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早上产品狗,晚上公号狗,时不时会分享一些产品心得和复盘总结。
本文由 @Jocely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