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阿里云栖大会、架构师峰会等很多技术峰会上都看到了低代码的专场,低代码可以说是中台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和名词。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低代码无代码赛道热度持续升高。
2020年是概念验证和融资的高峰期,经过一年多的产品迭代,是时候对外发声了。最近一个朋友去了一家低代码公司,年终奖都不要了,说明钱给的还是到位的。
一、低代码是怎么火起来的?
1. 什么是低代码
百度百科: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是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通过可视化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使具有不同经验水平的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使用拖拽组件和模型驱动的逻辑来创建网页和移动应用程序。
2. 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纵观互联网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轨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互联网时代:从早期搜狐、网易开始的互联网新闻资讯改变纸质新闻,到淘宝、携程各种B2C、O2O、OTA商业模式的逐步成熟,再到互联网+一切,不到十年的时间,互联网快速发展。
移动时代:智能终端的由探索到普及,Java客户端转向塞班系统,Android系统,以及乔布斯对苹果的革新,移动化成了新的增长点。各企业纷纷推出手机端XX。
数据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到了下半场,人口红利散去,用户增长遇到了瓶颈,企业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期望利用数据化、精细化的运营手段,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中台时代:2019年被很多人称之为中台元年,中台之所以被当作数字化转型的救命稻草,本质是因为中台的复用能力,数据快速服务化输出的能力,可以更快的实现数据赋能。
如果大厂可以搞中台,那资本、技术、人才短缺的中小企业,也想数字化转型,数据化运营,该何去何从呢?于是,出现了很多企业服务公司,专门为其他公司提供数字型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现在比较火的SAAS产品。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厂商除了提供基础的云计算资源外,还输出云上的数据开发、数据分析产品。
而神策、GrowingIO则是聚焦为企业用户行为分析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现成的产品通用性强,但业务适配的度不高,定制化的支撑响应周期长或成本高。那么除了买别人的产品,还有没有其他方案呢?答案就是低代码。
二、低代码的基本原理
问卷类产品应该是最早应用低代码思想的产品之一了吧。问卷的题目类型相对固定,单选、多选、文本输入,加上题目之间的跳转逻辑设置,无任务技术基础的人都可以快速创建一个问卷进行投放。
低代码的基本原理是:将业务流程的实现代码封装成一个组件,像乐高的积木块,或者PPT的各种图形元素,使用者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或者想象,在画布上进行设计即可,各个模块拼接完成发布后,即可完成一个产品的开发。可以做到低代码的前提是,业务流程涉及的模块可以进行抽象,形成通用的组件。
这么看,儿童编程软件Scratch是不是也属于低代码的产品范畴呢。
三、低代码解决了什么问题
试想,一个新公司成立,需要OA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数据系统等各种各样的系统,纯自研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时间周期可能也很长。直接外采,人家又不是为你的业务量身定制的,例如人事单据的审批流程,采购合同管理等业务属性强的功能,无法支撑怎么办,要么忍,要么滚?一句话描述低代码,其实就是用最短的时间上线一款更符合业务需求数字化产品。
从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和低代码平台的软件开发流程对比可以看出,低代码平台主要解决了开发效率、人力成本、灵活扩展性等问题。
缩短开发周期:
- 图形化界面拖拉拽的方式搭建业务流程,后台进行代码生成,减少前端和后端代码工作,缩短开发时间;
- 业务人员可以跳过开发,直接从需求到产品;
- 集成了云计算等基础资源的低代码平台,还可以节省环境搭建工作。
降低成本:
- 低代码平台一旦建设完成,新增应用对开发依赖的低,初级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也可以利用平台快速开发应用软件,降低软件开发的人力成本
- 组件、功能的复用,避免重复造轮子;
- 开发流程简化周期缩短,应用软件开发的其他各类支出同时减少
灵活扩展性:
- 应用开发达到了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便于产品快速试错
- 业务流程变化,只需更新配置发布即可,无需开发介入发布版本
体验一致性:
- 传统前端开发,一般是多端多团队开发,UI自定义程度较高,容易导致UI界面不一致,造成用户体验感下降。
- 低代码平台内置统一的交互和设计风格,生成应用软件UI高度统一
相对稳定性:
- 软件开发中,最常见的问题来源于开发人员的代码Bug,低代码平台封装流程引擎、统一接口、抽象通过组件,减少人的参与,系统更稳定。
- 平台层面可以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权限管理,防黑客攻击等,从整体保障软件安全,使用者无需过多关注。
四、低代码赛道的主要企业
2019年3月,阿里低代码平台宜搭正式发布上云,为广大企业提供一套低成本的企业应用搭建解决方案。
腾讯的叫微搭,其实从产品命名也能很直观的体现低代码的思想,搭积木一样做产品。大厂的低代码之路一般是从企业内部的业务应用场景逐步抽象,有了比较成熟的产品体系之后,开始对外上云商业化输出。此外,也在低代码赛道也涌现了一大批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
2020年可以说是低代码公司融资的高峰时期,低代码成了继中台之后的又一投资风口。那么对于这个行业来说,究竟可以快速飞起来,还是会像社区团购一样,最后一地鸡毛呢?结果不得而知。
毕竟,虽然现在各个大厂的低代码不像垂直的创业公司那么高调,但大厂在内部实践的过程中,默默地积累,厚积薄发,加之基础的云计算服务加持,不管是产品还是资本上,竞争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五、数据产品演进过程的低代码思想
数据产品是为了降低数据的处理、应用流程而生,其实本身就自带低代码的基因。例如,数据开发平台,将ETL流程配置化,通过页面的参数配置,实现任务的智能以来和自动化调度,取代过去利用cron表达式进行任务的周期执行操作。
数据可视化产品从前后端的定制化开发,到自助分析、可视化门户的自助化配置。用户画像标签生产和营销应用,从开发casebyCase的处理,到基于CDP&DMP的封装,实现业务自助营销。
数智化应用中的推荐接口,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平台实现模型特征的复用、推理服务的系统化配置。只不过,很多数据产品诞生之初是聚焦于企业内部用户,缺少以低代码概念的包装对外输出。在商业化数据产品领域中,BI产品应该算是低代码在数据领域的最早实践吧。
六、总结
每一个新的技术概念流行的时候,可能很多企业都已经深耕实践多年。低代码的风虽然这两年才再度兴起,但是数据产品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低代码,这也是为什么数据中台在2019年会爆火。
不管低代码这个行业如何发展,不断地抽象业务流程,提升组件化的复用能力也是每个数据人的追求。
所以,莫慌,数据干饭人也是一直站在风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