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倒推十年,知乎以高端圈层破局,逐步沉淀优质内容,进而成长为独一无二的知识问答与内容社区。
时至今日,互联网流量红利渐尽,内容运营被众多互联网平台视为增长破圈的新途径,这无疑给知乎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在行业进化与变革的前夜,知乎该如何破局呢?
近期,知乎船长周源在36Kr WISE大会提到: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知乎将以“获得感”为核心开启超长周期的自我演化。
与此同时,知乎宣布正式启动8.0版本的升级迭代,这给予了我们充分的好奇心,去探究新版本背后的产品逻辑,剖析知乎如何通过产品创新驱动产品演化。
一、从知乎8.0说起
我们将全面上线知乎 8.0。在新版本中,我们期望用户在社区互动、获取时效内容,这两个高频场景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周源 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36Kr WISE大会(2021年12月13日)
无可厚非,优质内容是知乎的核心价值,但真正产生价值的动作是把合适的内容分发给合适的人,让内容与用户建立连接,进而产生行动。
沿着这个思路,让我们审视知乎8.0的新功能。
1. 强化搜索服务,确保内容触达
搜索是公认的流量分发入口,也是用户应对海量信息的必备工具,而搜索功能可以一分为二来看:
- 前半程是用户主导,找到搜索入口,根据个人诉求输入关键词;
- 后半程是平台主导,引导用户确认搜索目标词,并按照一定规则为用户展示相关结果。
图1 搜索功能主流程
依照上述流程,结合图1,我们来看知乎8.0是如何提高搜索效率的。
在搜索的前半程,知乎首先强化了首页搜索入口,以应对日益高频的用户搜索诉求,并对搜索关键词推荐与搜索页进行了优化,让信息更简洁地被露出,从而缩短了用户的搜索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知乎8.0搜索前置功能页
过往常见的页面搜索入口有顶部搜索图标入口、悬浮搜索图标入口、顶部搜索框等。相对来说,搜索图标适合低频搜索应用,搜索框更适合高频搜索应用。
而随着知识问答的泛化,让知乎有了接棒百度的机会,也间接证明搜索将成为知乎的主要应用场景。
正因此,知乎8.0让搜索拥有了更显性的入口。
在搜索的后半程,知乎的搜索算法对用户来讲是黑盒操作,通过搜索结果也可以反推出一些基本逻辑,比如当下知乎对视频类内容的推介力度远超以往,从而在搜索匹配时,对相关视频内容进行高优推荐。
单就搜索结果页来看,知乎依照搜索主题,展示不同的落地效果,并基于搜索关键词进行相关搜索词推荐,如图3所示。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知乎8.0版本新增了“你搜的”模块,依照搜索历史完成内容推荐,以用户的历史行为,来持续抢占用户使用时长。
图3 知乎8.0搜索结果页与“你搜的”页
综合来看,知乎8.0版本,强化首页搜索入口,给用户更加直观的个性化搜索体验,也通过更多的内容展示机会,确保了内容的触达效率。
2. 提升信息时效,供给即时消费
热榜或热搜,是互联网平台常见的流量聚集地,既是平台对流量管理与分发的手段,也是平台产品调性的风向标。
之前知乎热榜是由平台统一分发的,并不存在千人千面的个性推荐,这造成知乎热榜的曝光量巨大,但缺少灵活性。
另一方面,随着内容量级的持续增长,知乎时效性内容消费趋势明显,“刷热点上知乎”逐渐成为用户共识。
知乎8.0,在首页新增了“正在发生”功能模块,充分考虑了用户个体所需,配合“知乎热榜”,相互补充、彼此完善,将大众热搜与个性化推荐结合在一起,如图4所示。
图4 知乎热榜与正在发生
热榜是搜索的补充,所以谁更懂用户,谁就可以赢得更多的青睐,知乎8.0版本的新尝试,不仅为平台创造了更多的流量分发场景,也确保了用户对时效内容的即时消费,一箭多雕。
3. 优化连接方式,增加社区互动
内容平台是双边的,由内容供给与内容消费两方组成,只不过多数用户会一身分饰两角。
如果供给双方都觉得自己的付出被错配了,那平台就失去了价值,也就是说,平台要想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就要成为供求双方的连接纽带,所以需要不断提供更优质的内容连接方式。
知乎8.0版本将底部原“关注”按钮升级为“动态”按钮,在页面顶部提供了问题受邀等信息的提醒露出,并增加了对关注用户的实时动态追踪,提供多种内容筛选排序服务,如图5所示。
图5 知乎8.0动态页
动态页的升级改造,是通过连接作用,构建生态价值的第一步,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延展。
可以这么说,求知是知乎社区的底色,问答体系则奠定着知乎的产品气质,问答体系的价值载体是内容,更好更快的送达这些内容,就是知乎8.0版本迭代的主旋律。
二、“温度”与“深度”
从知乎8.0说起,对知乎当前版本迭代的功能进行了拆解,印证了船长提到的知乎要在“社区互动与获取时效内容”上进行体验提升。
搜索更便捷了,时效内容更多了,社区互动更灵活了,然后呢,这些功能迭代,到底在支持着怎样的产品追求?
前文中,反复提到“获得感”,知乎将其定位为衡量内容价值的标尺,并总结了三个特征:开阔眼界、带来帮助、产生共鸣。
再看一下,第一节对知乎8.0所迭代功能的陈列,你会发现它们无一不是围绕“获得感”产生的,而再深层次的拆解下去,则会发现知乎作为作为内容社区的“温度”与“深度”。
温度,获得感的延伸,产品价值传递的外在感受,也是产品价值递进的载体,其背后是产品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有别于某些平台的填鸭式快餐内容消费,也有别于某些平台的种草文化,知乎的底色是求知,由此诞生了“谢邀”的问答文化。
所以知乎在努力把内容连接做浅,让用户更便捷的获取,从而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这恰恰是内容社区的温度。
这里的温度,是你刚好需要,我刚好拥有,而且乐于给你所想、所要,这就是“懂你”的力量,也是知乎8.0当下的迭代方向。
另一方面,知乎依旧在追求深度。
深度,同样是获得感的延伸,是开阔眼界与带来帮助的基础,也是知乎作为内容社区领先者的优势所在。
比如船长分享的“暴雨自救手册”的例子。
在雨灾期间,有一份《暴雨自救手册》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这份手册由知乎答主「甄昊元」发起,通过知友的转发、评论下进行了一场编写接力,不断完善并修正这一手册信息,最终这份手册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很快浏览量超过3000万次,同时还被「央视新闻」等各家媒体转发报道。
在过往的认知里,流量越大的地方,内容就越容易失真,进而丢掉了“深度”。
如今知乎把“获得感”作为优质内容的标尺,就是力求在流量洪流中,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让用户所花费的时间,终有所得。
所以,从温度和深度的角度,重新审视知乎8.0,可以体会到知乎对用户诉求的把握,以及对用户体验的追求。
三、内容社区可能的未来
回首中国互联网社区的演进历程,可以粗略用10年的时间粒度为间隔进行划分。
第一个10年(1991~2000):启蒙阶段
互联网社区起于BBS,1991年惠多网中国开通长城站,求伯君、丁磊、马化腾的身影便在其中,随后高校BBS兴起,如水木清华。
粗放的社区环境、混杂的信息话题,是那个阶段的标志,也诞生了西祠胡同、猫扑与天涯等为代表的社区产品。
第二个10年(2001~2010):兴起阶段
伴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网络UGC内容,用户逐步接受着网络社区文化,进而催生出了多样的社区产品,比如,社交型的QQ空间、娱乐型的开心网偷菜、关系型的豆瓣网、内容型的百度贴吧以及如今依旧火热的微博,不断涌出的各种现象级社区产品,是那段时间的缩影。
互联网用户量级上的暴增,表达诉求的旺盛,让社区产品逐步多元化,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第三个10年(2011~至今):战国时代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新的流量增长极出现,为互联网产品带来了再次井喷的发展机会。
大量的应用场景转移到智能手机上,社区内容展示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但各平台产品定位却逐渐聚焦,进而演化成了不同的产品形态,进入“战国时代”,分别占据着用户的使用时长。
其中的佼佼者,以知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在认知获取、娱乐消遣、生活分享等领域进行纵向深耕,却也各自在进行横向试探,以求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用周源的话说,社区是知乎的底层逻辑。十年来,从 Web 到移动互联网,知乎的产品形态一直在演进,知乎也一直在探索社区产品的终极形态。“我不知道它最终会是什么样,但我们一直在努力,8.0是我们最新的尝试,在我们内部的代号就是‘探索版’。”
立足当下,结合内容社区的发展历程,再看知乎8.0,然后推演内容社区可能存在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知乎在努力提升“连接”效率。
连接,是让内容与用户产生联系,也是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联系,当连接关系逐步建立,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到体,社交生态就诞生了。
所以内容社区,会逐步成长兼具社交属性的综合平台,沉淀大量的社交关系,这契合当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
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所结成的网络,这就像是将一个石子抛入湖中后,以石子为中心推及开的水波,愈推愈远,愈推愈薄,而影响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势力的薄厚而定。
——费孝通 《乡土中国》
如今,互联网如水、电这样的基础设施,逐步深入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片热土上的人民,自然也大都会成为互联网用户。
知乎8.0的产品态度,就是让用户参与,促使用户间产生更多的“连接”,推动用户表达产生更多内容,进而真正突破圈层与地域的限制。
那一刻,知乎用户会像飞起的石子,用他们所能想到的方式激荡起属于他们自己的水波,从而拥有获得感。
如此看,知乎8.0只是他们当下的一小步,尔后行而不辍,所迈向的便是内容社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