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另外一个层面聊一聊 SaaS 和 To B,我们每天都被频繁打断,有一项数据表明,在当下,我们每天都会被打断 180 次以上,平均每 6.5 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

其实不然,深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可能两分钟不到就看一次手机。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明显的趋势,随着手机的普及,老年用户被快手、抖音和拼多多抢占,我们的父辈也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之中。
而另外一群人“Z 世代”,他们则是代原生的移动互联网人,这群生于 1995-2000 年天生信任在线,有一本书用“机器怪兽”来形容他们,我觉得非常贴切,在线和划手机是他们正常的生活状态,也习惯被经常打断的生活,而 80 后、70 后这群人,甚至我们的父辈也正在被在线化裹挟着前行。
之前牛透社做了一个选题,我们分析了 Z 世代的人喜欢的关键词,比如:国潮、自信、精致穷、容貌焦虑、打破边界、超前消费,他们可以一边熬夜,一边吃褪黑素。体验、颜值经济、男色经济、盲盒等等。

关于 SaaS 黄金十年的问题,我每年都会被问到,对于这样的话题,打脸的风险极大。
有人问我 SaaS 到底什么时间才能迎来好时代。在 Z 世代没有成为职场核心之前,也就是说这群人没有崛起之前,时间尚不可确定。然而,在全在线化场景下,这群人的选择已经线上化了,95 后的小孩不知道光驱、软驱是何物,他们没有经历过在线用光盘安装一套软件的经历,所有应用都在 APP Store 下载。
现在我可以坦然地告诉大家,SaaS 时代的进程会非常快了,属于 SaaS 和在线的时代已经来了。
随着线上化不断地演进,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连接和协作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到,因为淘宝的诞生,改变了人和货的连接方式,因为微信的存在,人和人的连接发生了变化,甚至 AWS 和阿里云这样的企业存在,组织和组织在数字化时代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我们看中国的企业软件,用友经历了完整 30 多年的中国企业软件的过程,我们原来说软件正在定义世界,其实现在可以说软件正在定义自己本身,不论是应用技术还是使用体验,亦或是商业模式重构都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企业软件发展了 30 多年,软件厂商一直有一个梦,早期来讲就是 DIY 和乐高模式,很早以前包括 SAP 在内的管理软件厂商都发布了自己此类产品。
去年低代码和零代码行业突然火爆,美元基金疯了似的,向这个赛道疯狂扔钱。细看,未来的 SaaS 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拥有 PaaS,要么使用 PaaS ;要么集成,要么被集成。

我们再看 SaaS 拥有 PaaS 的两种姿势,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很久。到底从 SaaS 到 PaaS 更靠谱,还是从 PaaS 到 SaaS 更合理?
行业探讨非常激烈,但很多人的讨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包括 ClickPaaS 在内的第三方独立 PaaS 却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推独立 PaaS 平台,然后从上面构建自己的 SaaS 生态。就像围城一样,城里人想出来,城外的很想进去,开放和封闭一直在博弈中。

说哪个生态好,哪个生态差是不负责的,苹果的生态是封闭的,安卓的生态是开放的,但两个都获得了成功。
不论是 C 还是 B,人、流量、客户都很重要。

To C 互联网生态墙林立,这段时间国家推出破除互联网企业封闭的政策,让互联网发展回归其开放无边界的初衷。那么,To B会竖生态墙吗?我们看到互联网巨头都在通过自己的 PaaS 平台和投资建立自己的生态圈,或者是朋友圈。
牛透社之前写了一篇文章《To C 拆墙通生态,To B 再起“生态墙”?》,以我们的判断,To B 不像 To C 那么直接,因为 To B 最终客户有很大的话语权,尤其中大型客户不太会被厂商绑架和左右。在大中型市场不太会形成生态墙,但在 SMB 市场依然会形成生态墙。
最后总结一下生态的 1、2、3、4、5。

一个梦想。做独立 PaaS 非常难,这个事情原则上是大厂做的基础服务,在创业公司做第三方 PaaS 非常难,这么多年胡柏是将梦想照进现实的一个人。

两个 OK。一个是产品要 OK,如果产品不 OK 会毁在当下,一个是边界要 OK,如果边界不OK会毁掉未来。原来说协同产品加上一个联系人就是 CRM,CRM 产品加一个 IM 就是协同,大家产品越来越像,没有边界的状态下生态非常难做。

三类用户。一个用户就是自己,另外一个用户就是伙伴,第三个用户就是客户。

四种连接。账号连接、应用连接、业务连接、生态连接。

五个阶段。胡柏的创业过程也是很多 PaaS 甚至 SaaS 创业者的缩影,我做了总结。

第一个阶段,忍耐力,首先就是初创期备受质疑,超级忍耐力,大家都会质疑没有几个亿不能干 PaaS ,但胡柏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阶段,诱惑力,对创业者来讲,资本是个双刃剑,资本在给你支持的同时,也会干扰你的节奏,这个阶段创业者要能抵御资本的诱惑。

第三个阶段,突破力,需要做出杠杆效应,在容易做出压强的点突破。

第四个阶段,选择力,生态期,马太效应,选择哪些、丢弃哪些是战略选择问题,一些生态本来就是破坏你建立的生态体系的,选择很重要。

第五个阶段,规模力,在收获期,规模就变得异常重要,可以快速复制。行业需要独立的第三方 PaaS,链家老大左晖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最后,共勉,我们只看到了当下,并没有预见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