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企业微信在广州举行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会上,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公布一个重要数据: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达到1.8亿,连接微信活跃用户超过5亿,企业微信上活跃的真实企业和组织数量也超过1000万。和一年前相比,企业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增长近1亿,在企业微信上开通私域运营的企业数量增长超过450万家,数据上的进步肉眼可见。
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企业微信,似乎终于开上快车道了。此情此景,一直把持线上办公市场头把交椅的钉钉心里肯定是最焦急的。
事实上,疫情爆发后线上办公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也有更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一直深耕线上办公市场钉钉,过去两年吃到了一波红利,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但商业世界就是这样,市场越繁荣竞争就越激烈,在线办公这条赛道也不会例外。
如今,企业微信发力,钉钉还能否稳坐钓鱼台?
进击的企业微信,高举融合+开放两大战略
在1月11日这场发布会上,企业微信公布大量新玩法。看来,其核心战略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融合,开放。
首先,所谓融合是指企业微信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借助微信强大的产品库,和腾讯文档、腾讯会议深度连接,进一步完善自身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
在功能上,企业微信一直在做加法。除了原有的线上企业服务、交流报告等传统功能之外,和腾讯文档、腾讯会议实现融合之后,企业日常运营中需要用到的会议录制、会议记录整理、文档传输等功能也都得到完善,基本能满足企业线上办公的各种需求。
除此之外,在全新的4.0版本企业微信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产业互联”,即允许企业创建通讯录,将所有供应商、经销商都加到自己的目录里。这个功能相当于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办公搭建桥梁,为跨企业的商务谈判、联合行动提供支持,完成了线下办公场景的线上化。
其次,开放的意思是企业微信试图跳出办公软件的框架,站在更高的层次进行探索:为商家提供连接消费者的通道。
如何打通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对于后者来说是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而在企业微信进行升级之后,可以链接的场景更多:包括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搜一搜等页面都能第一时间触达用户。
此外,企业微信新推出的微信客服功能,还跨出微信生态进入企业的官网、APP等场景,为企业的用户提供客服支持。数据显示,企业微信目前已经覆盖了97个行业,可连接的第三方应用、独特接口分别超过1900个和1200个,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企业、用户网络。
如果说融合的本质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的话,开放战略就明显跨出了在线办公的范畴:企业微信的终极目标可能是成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将B端和C端的资源一网打尽。
不得不说,腾讯对在线办公这个市场的野心,还有寄托在企业微信身上的期望,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腾讯有此野心,其实也不令人意外:除了看到在线办公市场的发展潜力之外,借助企业微信获取B端资源、打通产业互联网,对于微信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第一,根据腾讯三季度财报,来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30%,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30%。虽然财报中没有列明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各项细分业务的营收,但从腾讯近段时间对企业服务业务的重视,以及对企业微信的各种升级、改造来推断,企业微信应该给腾讯带来不少惊喜。
事实上,对比起本土游戏、广告业务仅5%的同比增幅,还有愈发严苛的监管政策,企业服务、在线办公不仅潜力更大,政策环境也更友好,绝对是腾讯不能忽略的增长点。
第二,升级企业微信还可以为微信的电商等业务提供助力。
正如前文所说,企业微信此次升级瞄准的不再是在线办公市场,野心已经放大到产业互联网、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连接等场景。尤其是企业微信和微信视频号的互通,消费者可以通过视频号直播间进入关联企业页面,反过来企业微信用户(如企业员工、客服等)也可以实现个人资料页和视频号的无缝衔接,提高直播带货、售后客服等环节的效率。
第三,腾讯正在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升级,将产业互联网作为核心战略,企业微信未来将在这个战略中担纲重要角色。
众所周知,腾讯一直想提高自己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目前已经有AI种植、智慧制造、智慧零售、数字故宫等业务布局。归根结底,在疫情的催化下,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服务业企业都在主动拥抱数字化,实体经济也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基本盘,“数实融合”是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要做好产业互联网,腾讯就需要一个工具充当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不限于为企业/商家和客户提供交流窗口,还需要为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提供服务,这正是企业微信具备的功能。
此外,在企业微信和微信、腾讯其他产品加深融合之后,诸如腾讯企业邮箱、微信支付等产品也有机会一一接入。以连接海量企业的企业微信为载体,打造一个更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对于腾讯的实体经济战略来说是重要战略。
不过,企业微信的步步紧逼,必然会引发竞争对手的反击。阿里、腾讯之间的竞争故事,或许马上要翻开新的一章。
企业微信干掉钉钉?言之尚早
现阶段,钉钉和企业微信谁占优势?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对比。
首先,从用户规模看,钉钉仍处于领先位置,但市占率的优势已经较巅峰时期大幅缩小。
在钉钉占有率最夸张的2018年,根据CBNData提供的数据,其市场份额、活跃用户数超过第二至第十名的总和。而且无论是超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是微型企业客户数量,都保持强劲增长。QuestMobile的数据则显示,截止2021年6月份,钉钉月活为1.93亿,排在身后的企业微信和飞书分别为8364万和431万,差距巨大。
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正如前文所言,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已经逼近2亿大关,字节跳动的飞书也已经将华为的WeLink远远甩在身后,稳居第三位。
(图片来自Pexels)
其次,从用户体验来看,无论市占率暂时领先的钉钉,还是流量资源更丰富、势头更猛的企业微信,都不是十全十美:优势与缺陷并存,才是它们的真实状态。
钉钉胜在占据先发优势且基础功能齐全:满足公司日常管理的签到考勤系统、智能工资条、Ding等功能,满足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的钉钉会议、在线文档、快速建群等功能,还给外部开发者预留一定的开发空间,基本上已经能满足移动办公的日常需求。
用户心智是需要时间和成本去培养的,发展最早的钉钉无疑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收获了一批忠实拥趸。没有特别诉求的情况下,企业也没有必要抛弃钉钉转投其他平台。
企业微信的优势,就如前文所言,在于和微信的深度融合——这是用户将企业和个人资源进行转换的重要途径。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员工离职、推出公司群组后,各个同事之间的钉钉账号也就断了联系,必须添加好友才能重新发信息,给后续的业务交接带来一些不便。而依托微信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企业微信可以将好友关系进行统一转移,对于要进行客户、项目交接的员工来说,无疑更加方便。
从这个角度看,钉钉和企业微信这两款产品身上带有鲜明的阿里、腾讯烙印:前者更聚焦办公场景,后者背靠微信这个庞大生态,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商业属性。
换句话说,和钉钉相比,企业微信能给企业提供更多办公之外服务、资源,对于**管理有较大需求的企业来说,这是一大诱惑。
(图片来自Pexels)
然而,和微信深度绑定对于企业微信来说也是一个甜蜜的烦恼:部分功能显得混乱,且创新性不足。目前,企业微信的在线沟通、协作模式基本还是照搬微信,类似信息分类、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展示等功能更新较慢,直到2021年才逐步完善,在群聊管理功能上也没有钉钉那么齐全。这也就导致早期企业微信用户对这款产品的共同诟病:工具性太弱。
知乎“企业微信、钉钉、飞书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下方,认证为北京某科技公司创始人的答主“判官”就表示,企业微信更侧重客户关系管理,反倒忽略了对协作办公功能的迭代,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方便。
“企业微信一方面需要考虑保留微信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又需要考虑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这种既要对齐又想有差异的拧巴感对功能设计造成的挑战,会长期存在。”
(图片来自知乎)
后起之秀飞书,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吗?
当然,在线办公的战事并没有局限在钉钉和企业微信之间。正如前文所言,字节跳动力推的在线办公产品飞书近段时间也是动作不断,老大哥钉钉的统治地位遭到了愈发严峻的考验。
对于三大在线办公软件中最年轻的飞书,最大优点在于方便——这就和字节跳动强调扁平化、快速沟通的管理理念一脉相承。
比如飞书日历和IM系统打通,且引入很多自动化功能:在日历上建立事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临时群组、邀请相关人员入群,会议结束后则自动生成会议记录,省去了大量重复且抵消的人工工作。
或许正是由于飞书和字节跳动的气质太过契合,其客户群体也显得更加垂直——和字节一样成立时间不长但增长极快,且深耕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巨头、独角兽,正是飞书目前最主要的客户群。从雷军带头向小米系企业推销飞书,到新能源车三巨头“蔚小理”纷纷来投,过去半年飞书简直是人气急升。
(图片来自飞书官网)
对于小米、“蔚小理”等企业来说,与其说它们是选择飞书,不如说它们是选择了“字节模式”——希望借助飞书这个工具,找到字节跳动高效管理的诀窍,借鉴、学习。
不过,飞书的问题也是在于太年轻:差异化优势和市场壁垒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还有多项功能依赖外部开发商,并不具备钉钉和企业微信那么强大的产品库。
但好在,字节对飞书足够重视,调整也足够迅速。在其发展过程中,近年有两个关键变革:第一是在2020年2月宣布向全国所有企业、组织免费开放,这就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了对标钉钉的位置上,把发展重点从海外市场转回国内市场,和阿里形成正面竞争;二是去年11月升级5.0版本,实现飞书人事、合同、审批等功能的全面融合,大大改善用户体验。
经过这两次关键调整之后,飞书的增长速度已是肉眼可见地提高。
更何况,整个在线办公市场仍在不断增长,企业的需求也在变化——想赢得最终的胜利,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还要针对需求的变化,完善自我。
在线办公2022关键词:
更稳定、平台化、云端一体、软硬结合
毫无疑问,中国在线办公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疫情的爆发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数字化浪潮,为在线办公再添一把火。CNNIC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突破3.8亿,较2019年同期,即疫情爆发前实现翻倍,较2020年年底的3.5亿也有进一步增长。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中国在线办公市场规模约为562亿,同比增长25.2%。
除了市场规模的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户习惯的养成。同样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线办公服务使用率为37.7%,较2020年同期的21.2%实现大幅跃进,Zoom、腾讯会议和钉钉三款办公软件的日均使用时间都达到了36分钟以上。
一旦习惯养成了,增长就会成为常态。这也就意味着,哪怕疫情带来的爆发性红利消退,在线办公市场仍能保持良性、稳定增长。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市场是很红火,但正如前文所说,想抓住这一波红利,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自我完善。认为,主要的发力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基础算力、保障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吸引新客户的基本要求。
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2020年2月,由于线上办公需求激增,钉钉、企业微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宕机、崩溃。2月3日,钉钉就因为消息持续显示未读、视频会议卡顿、IM功能出现bug而登上微博热搜。时任钉钉副总裁吴振豪也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新年开工第一天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网络的确出现了短暂限流。
有这次宕机时间的前车之鉴,企业对移动办公软件的性能多了一些质疑,也多了一丝顾虑。
去年4月份,多云数据管理平台Veritas大中华区总裁杨晨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越来越多使用在移动办公软件的企业意识到,在私有云和混合云合并使用的情况下,这些办公软件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对于每天都有大量**、机密数据需要在线上进行传输的企业来说,安全性是它们选择办公软件时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当然,某种程度上讲,第三方SaaS服务商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很多中国客户只做了安全保障的第一步,就是业务慢慢上云,但上云之后怎么保护这些业务数据,很多客户还没来得及想”,杨晨如是说。对于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平台方来说,提高安全性能,或者说说服客户相信自己的系统足够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
(图片来自UNsplash)
其次,做好基础功能、基础设施,依靠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更多细而全的功能,特别是在各个垂直场景。
艾瑞咨询的报告就指出,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对在线办公软件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重视信息安全、容灾备灾能力和较高的售后服务水平,要求办公软件提供方能随时响应自己的 需求。小型企业则注重便利性和性价比——简单来说,软件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免费基础功能,以及能否达到快速上手的效果,是它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除了飞书明显将目标客户群对准中大型、科技型企业之外,钉钉和企业微信还是走“全民路线”,没有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传统行业进入在线办公市场,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必然会被放大。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功能,或者引入更多外部功能开发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改革方向。
在这方面,钉钉就通过“云钉一体”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根据钉钉的官方预期,在开放钉钉应用开发平台之后,预计未来3年内能带来超过1000个钉应用,就连非程序员出身的用户都能在钉钉开放平台上自主开发新应用。
想满足企业个性化,唯有采取“企业级应用市场”的模式,引进更多独立开发者,打造繁荣的开发者生态。在“云钉一体”战略的指导下,钉钉已经在这方面取得领先,企业微信、飞书尚需努力。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
第三,实现“云+端一体化”,让云计算、云服务和企业IM客户端进行深度结合。
杰出代表,依然是钉钉的“云钉一体”战略。
云技术和企业IM通信的结合,最大的意义在于增强办公软件作为PaaS平台的开放能力、算力和稳定性,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增强安全性、增加个性化功能等需求不谋而合。要知道,2020年节后宕机,钉钉为了解决危机临时调用了大量技术人员在阿里云上进行紧急扩容,利用弹性资源编排服务在2小时内新增部署了1万台云服务器。要是能做好“云+端一体化”,就能极大程度上规避类似问题。
不幸的是,字节跳动在云计算这个战场入局较晚,直到去年6月才宣布正式进军IaaS云计算领域,由2020年8月加入字节的容器云服务商才云科技创始人张鑫挂帅。
虽然字节跳动雄心满满,但和深耕云计算行业多年的阿里、腾讯相比,差距过于明显。IDC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阿里云腾讯云分别占据国内公有云市场37.9%和11.2%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二。
在此背景下,飞书想在“云+端”策略上追上钉钉和企业微信,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自IDC)
最后一点,要注重软硬件的结合,加强线上系统和线下设备的协同发展。
同样以钉钉为例,早在2019年的“未来组织大会”上就推出了和阿里达摩院联手打造的全球第一台“多模态交互技术”智能办公硬件——无人前台M2S。
这台智能设备的优点有很多。一方面是采用活体人脸识别技术,杜绝了员工用照片代替本人打卡的现象,加强了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多模态交互技术可以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率,同时识别10名员工所需时间才不过0.5秒;此外,M2S还具备自动唤醒功能,员工在机器1.2米之外就能被自动精确识别。
查阅的信息显示,在M2S之外,钉钉还推出过智能打印云盒、智能门禁、智能会议盒子等智能办公硬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硬件布局。
有竞争才有进步。围绕上述四个方向,在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的你追我赶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在线办公软件在功能、安全性上的全面提升。
至于市场竞争格局,虽然市场上还有如流、WeLink等玩家,但它们和头部平台的差距已非常明显。头部三巨头中,钉钉处于领跑位置,占据先发优势、也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企业微信、飞书则在全力追赶,前者有微信的庞大生态作为支撑,后者定位明确、赢得大量科技企业的青睐。可以肯定的是,钉钉一家独大的时期已经过去,“三国鼎立”格局隐隐可现。
写在最后
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9月,对于钉钉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心情复杂的日子。一方面,钉钉被升级为大事业部,并公布了“云钉一体”战略,表明钉钉项目在阿里内部地位继续攀升;但与此同时,创始人陈航被调离钉钉事业部,转而担任张勇的助理一职。
创始人失去控制权、被赋闲职的剧本,在钉钉这个日益发展壮大的项目身上重演,未免令人感到唏嘘。但这次人事调动,也凸显了阿里高层和陈航之间,对钉钉未来发展规划上的分歧——说到底,阿里的野心和钉钉将要承载的使命,或许都已经超出了陈航团队的控制范围。
果不其然,在大范围人事调动、战略升级过后,阿里和钉钉迎来了企业微信、飞书等竞争对手更猛烈的进攻,整个移动办公市场的竞争逐渐来到高潮。